雅文小说 > 港台小说 > 民国之错付流年 > 第三十五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全文阅读

“就算我早回来,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改变。”孟惜坐在妆台前,对镜梳妆,回想着刚才艾婉的话,不禁如此叹气道。她不肯回刘公馆,不是没有顾虑:当年凤蝶夫人为讨孟母欢心,将干女儿惜儿做人情“借”给了孟母,所以从根上说,孟惜本不属于刘公馆。但孟惜又确实在公馆长大,且很得孟母喜欢。孟母在世之时,下人们犯了错,知道主人夫妇必定不会硬生生把奶娘的话顶回去,因此不求老爷太太,反倒央求起孟母这位老奶妈来。可也正因此,奶娘的善良也让主人夫妇颇有些为难。惜儿看在眼里,决意设法提醒孟母。

这一天,惜儿殷勤地为孟母梳头。镜中是两张美人的脸。迟暮的美人与年华豆蔻的少女。

惜儿细心地梳着头,趁孟母不注意将白头发藏在青丝里,笑着说:“您的头发可好咧!”

孟母笑道:“拗不过了。岁月不饶人啊!”

惜儿说:“磨人的不是年月,是鸡零狗碎。您可是不大会享福咧。宅子里这些事自有老爷太太处理,您也不必太操磨。他们自有他们的打算,您帮着照管得再多,终究还是要他们来的。依我看,您不如把心放散淡些。管他们怎么赏,怎么罚。立了主人的威信,自然就好照管了。您说是不是?”

孟母点头道:“是啊。”她从前只想着与人为善,和和气气地过日子,没想到自己的善心让刘不一和艾婉作了难,一经惜儿点破才放手不管了。

孟惜在孟母的调教下,不但识字,还心思细密、模样俊俏,能说会道,很讨那些太太小姐们的喜欢。更何况她待人接物既有孟母的温厚又不失凤蝶夫人的泼辣机智,因此人们对她又爱又恨。自孟母不在,宅里的佣人没有敢使唤孟惜。孟惜对于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,说白了是寄居在刘家。她也只是住在刘家,她像当年孟母一样被“闲养”起来。因此,她谨记凤蝶的嘱咐,不出爱风头。

梳妆完毕,孟惜走出小楼,见霍生在院子里闲逛,便问:“你怎么不跟另外两位去休息?”

霍生答:“还不知道东家愿不愿意要我呢。怎么敢休息。”

孟惜笑着说:“看来你是个闲不住的人。那好。你看到这院子里那条小溪了吗?每到梅雨季节,雨下个不停,江水涨起来就往回倒灌。那水昏黄昏黄的,太太就不愿意去园子逛,身子也就不太好。老爷也跟着着急。你有什么办法吗?”

霍生长舒一口气,内心道:原来如此,是想考我呀,便说:“姑娘只要在溪水出园子的地方建个堤坝就行了。江水就不会倒灌进来了。”

孟惜惊诧地问:“堤坝?”

答话人见孟惜不置可否,便继续往下说:“这样一来,院子里的溪水可能就深了。少爷年纪还小,怕不安全。可以——”

“可以用石块把河道填高。”孟惜插话说,“你真是有办法,让我自叹不如啊。”

霍生立马说:“小的笨得很,这些都是从别处看来的。用石头填河道这么好的办法,就我这榆木脑袋真想不出来。”

孟惜暗笑一声,知道他是恭维自己,笑说:“行了,等等吧。等老爷回来派你活儿。”

当晚,孟惜坐在自己屋里小憩,听见汽车进院的声音,知道刘不一回来了,便出了房门,正好与公馆男主人照面。

刘不一问:“太太怎么样了?”

孟惜答道:“太太今天气色不错,吃过晚饭,已经歇下了。”

刘不一点点头:“那就好。”便往楼上走。

孟惜连忙说道:“老爷,还有一件事,今天公馆招佣人。陶管家有事外出。太太便让我草草筛了一遍。选了三个,还得您亲自定夺。”

刘不一累了一天,疲乏得很,便说:“你跟我到书房说吧。”他到了书房坐下问:“你看,这几个人怎么分?”

艾婉说道:“有个不识字的傻大个,心眼直,作门房,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还有一个乖滑伶俐,做杂役跑腿还不错。还有一个——叫霍生的,倒不简单。我的意思,老爷若觉得能吃透才用。”

刘不一眼前一亮,赞许地说:“你倒是挺利落。知人善任。”他忽而想起,司马懿和孔明同样智慧超常,用得好可以定国安邦、白帝托孤,可用不好耍蛇人反会被蛇咬呢。他已经被阿开那条“蛇”咬过一次了。那次的刻骨铭心让他至今无法释怀。想到这儿他隐隐地感到两片肝在燃烧。

孟惜说:“老爷没别的事吩咐,我就下去了。”

刘不一应道:“好。”若有所思。每当“老爷”这两个字从孟惜口中说出的时候,刘不一心里就会想起奶娘孟母,想起奶娘恭恭敬敬地叫他老爷的场面,心里一阵酸痛。刘不一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,便说:“孟惜,你等等。我倒还有事嘱咐你。你也见了,公馆不成样,你婉儿姐身子弱,一心只在孩子身上,不如你掌管这个家。”

孟惜惊诧地说:“我?不是有陶管家吗?”

刘不一叹气道:“你还不知道他!他自作聪明,以为我不知道。”

孟惜想了想说:“那么——好!说定了我只是从旁协助太太。”

刘不一点头道:“好,听你的。”

次日,管家当着刘不一的面把象征公馆管理大权的钥匙串交给了孟惜,陶桥心里虽极不情愿,脸上还得装出如释重负的轻松和喜悦。孟惜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,她自信以自己的能耐怎么都能把这座宅子打理得像模像样,况且她得了刘不一的授命,底气越发足了。

刘不一笑着对孟惜说道:“惜儿,以后就靠你多费心了。”说完便匆匆出门去上班了。

陶桥拱手笑道:“惜姑娘,恭喜了。若有不明白的地方,直接来问我便是,不必抹不开情面。”

孟惜笑着回道:“是呀。我刚当家,处事若有不周到的,还得请您多担待。说来,管家也同喜,能腾出手来助老爷打理生意了。”转头便对小桃说,“今天正好是发月钱的日子,让大家伙儿安排好手里的活计,一会儿都到账房来领月钱吧。别因为我刚接手,就误了人家的工钱。”

“是!”小桃兴奋地答道。小桃见陶管家冷着脸出了门,对孟惜说:“惜姑娘可真聪明。知道月钱是工人最紧要的事。上任第一把火便是发月钱。”

孟惜说:“我早知道他克扣工人们的月钱,月钱总是迟发几天,被他拿去放水(高利贷)。”

小桃转喜为忧:“这招见效虽快,但姑娘毕竟年轻,公馆里好些老不要脸的,好些他的人,只怕不好管教。”

孟惜胸有成竹地说:“这是自然。我只管让他们都现了形才好。”

果不其然,陶桥暗地里挑唆着小子们和孟惜对着干。偷奸耍滑、扯皮误工的一时也多了起来。

这日,孟惜正在艾婉房中服侍汤药。艾婉见房里无旁人,问道:“你刚接手管家,听说下边的人放肆得很,这千头万绪,我真为你捏一把汗。要不让戒之教训教训他们。”

孟惜淡然说:“婉儿姐你不必担心。这打蛇打七寸,今天我便理一理这些人的坏毛病。”她服侍艾婉睡下,下了楼,吩咐小桃把公馆的佣人召集起来。

刘公馆三十来号人聚集在院子里,孟惜立在廊下说:“我接手管家也有数日了。翻看此前的账本,才发现这银子是流水似的往外撒。从今以后,这每一项开支都得有个限数,每一项活计也得有个定时。这些不清不楚的账都得改过来。”

陶桥本就心有不快,一听要动自己的财源,立刻和孟惜争辩道:“孟惜姑娘说这话就有些欠妥了。我在这府里待了十年,为了公馆的体面才往外丢银子,才多费些功夫,老爷、太太和仙去的老太太没人不说我好的。偏你接过钥匙就说这不是那不是。”

孟惜笑说:“陶管家自然想让这公馆风光体面。不过这体面也是钱堆出来的。今时不同往日,挣钱不易。怕老爷、太太看了前些年的账都不敢相信这些体面花得了这么多钱。这值与不值,您说了不算,我说了也不算。既然陶管家那么有理有据,我们不妨到老爷、太太那儿把帐对清楚。凤蝶夫人那儿也是有做账的,十年来柴米油盐等的价格都有记录。我已经抄了一份,要呈给主人看呢。”孟惜说着拿出一本新誊写的账本来。

陶桥一听要对账,觉得不妙,慌忙嬉皮笑脸地改口说:“姑娘别生气。这转念一想,姑娘说的也有几分道理。他们只顾着体面,疏忽了财力。姑娘改的好。”

孟惜将账本一合,向众人说:“那好,大伙儿都听见了。现在里间的事归我管。凡有不听话的直接打发了。在场的也有好些家里的老人了,都警醒些。太太身子不爽利,老爷心情不大好。若是犯了错,这几辈子的脸面竟是顾不得了。想被撵的,只管懒,只管误!”那闹事的人不由得吐了吐舌头,暗叹好泼辣的丫头。(未完待续)